错爱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3442【天降吉兆】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继位之后,项南在开始的几天内,除了整治东厂之外,并没有什么大动作。

不过,他已经在逐步收紧权力,比如取消司礼监的批红权,由自己亲自批阅奏折;比如召集六部官员进宫议事,而不再经由内阁处置等等。

明朝内阁制度始创于建文帝时期,原本内阁中的大学士,只是起到顾问的作用。在明成祖朱棣时期,内阁和六部还是两个部门。内阁负责议政,六部负责行政。

但到了明仁宗、明宣宗时期,内阁大学士开始兼管六部。如此一来,内阁既有议政权,又有行政权,权力逐渐加大。逐步由皇帝的秘书、顾问,成长为文官体系的代表,足以与皇权相抗衡。

这样一来,有好处也有坏处。

好处就是皇权受到制衡,即便遇到像正德、嘉靖、万历、天启这样的昏君,几十年都不上朝,国政有内阁诸大学士操持,也还可以继续运转下去。

坏处也是皇权受到制衡,对于喜欢权力的皇帝来说,一举一动被内阁约束,自然是极痛苦的事情。

而且内阁与阉党、内阁与内阁、内阁与六部之间,也常常会因为争权夺利,而导致朋党之争,互相倾轧、互相攻讦,从而使得行政空转、国力空耗。

因此项南就想要收权,一步步将内阁的权力的架空,变成好像清朝那般的摆设。

除了逐步收权之外,项南现在做的事,就是为之前被阉党栽赃、陷害、残殺的臣子们翻案,其中就有杨宇轩、周淮安、邱莫言等家族等。

不仅撤销他们的罪名,为他们平反昭雪,而且追封官职、追加谥号,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慰藉。

同时,对于他们家族残余子孙的通缉令,自然也都被取消了。如此一来,邱莫言、玉英、进宝等都可以见人了。

项南还吩咐户部,将查抄的家宅、财产等归还给原主。虽然户部肯定不会把抄家得来的财产全还回去,但是能还回祖宅也是一件好事情。

项南此举,令臣子们都很满意。

毕竟当年阉党势大时,朝中不知多少臣子遭难,其中很多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。只是因为阉党势大,他们也不敢为他们叫屈。

如今能够平反昭雪,自然都是好事。

最关键的是,项南平反昭雪的,都是忠臣良将。

至于像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,他的侄子王山、死党马顺、毛贵等,则不仅没有被平反,反而连尸骨都被项南下旨挖出来,鞭尸泄愤。

如此一来,朝臣们自然更满意了。

他们对阉党本来印象就不佳,见项南大力惩治阉党,他们自然高兴。

邱莫言得知皇上下旨,为邱家、周家、杨家平反,都不禁激动地泪流满面。

她的祖父、父亲、伯伯都死在土木堡,后来景泰帝继位之后,又疑心叔叔有逆心,将邱家抄家灭族。如今终于等到平反昭雪的一天,真的是来之不易。

正月二十四,已经被废为邺王的景泰帝溘然长逝。

不过项南还是吩咐户部,以帝王之规格安葬他,而且谥号也拟为“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”,庙号则为明代宗。

真实历史上,朱祁镇对弟弟就没那么宽容了。

只按照亲王之礼安葬他,而且谥号也是恶谥,用了一个“戾”字。

按照《谥法解》,“不悔前过曰戾;不思顺受曰戾;知过不改曰戾。”可见在朱祁镇心中,对弟弟朱祁钰有多么的恨。

而且,还没给景泰帝定庙号,意思就是连太庙都不让他进。直到南明小朝廷时,才给朱祁钰追加了“明代宗”的庙号。

《说文》注解:“代,更也。凡以此易彼,以后续前,皆曰代。”虽然承认了朱祁钰的地位,但也说明了他得位不正,并不是正统皇位继承人。

项南没朱祁镇那么刻薄,所以墓葬规格、封得谥号,以及庙号都还不错,群臣也都很满意,同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。

毕竟皇上对夺了皇位的弟弟都还能网开一面,至于他们这些前朝旧臣自然就更没事了。

後宫的孙太后,朱祁钰的生母吴太后等,得知项南如此安排景泰帝的丧事,也都表示很满意。

所谓人死债消。不管之前他们兄弟有什么矛盾,朱祁钰现在毕竟已经死了,继续恨他是没有必要的。

放他一马,让他死后哀荣也是好事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项南还下旨,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。

原来殉葬古已有之,夏商周到秦时,殉葬之风非常盛行。孔夫子都批评说,“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。”

到了汉朝,殉葬制度逐步取消。但是到了辽金元时期,辽国就开始复兴了殉葬制度,耶律阿保机死得时候,强迫一百多位大臣殉葬。

到了元朝时期,殉葬之风愈演愈烈。成吉思汗下葬之前,沿途所有百姓全部杀戮一空,约有两万人殉葬。

明太祖朱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